咱先来说说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。孩子变得自私、不懂得感恩,那肯定是有原因的。说不定是遇到啥烦心事了,也可能是被周围环境带偏了。咱得和孩子好好唠唠。找个孩子心情倍儿放松的时候,坐下来和他们聊聊天。问问他们在学校过得咋样,有没有啥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儿。聊天的时候,可得认真听孩子说话,千万别打断他们,也别着急批评。比如说,孩子说同学抢了他玩具,他不开心,咱就先理解他,说“被人抢了玩具,那肯定气炸了”,然后再引导他想想咋解决这事儿。这么一聊,咱就能更懂孩子心里在想啥,孩子也能感觉到咱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。
接着咱得培养孩子的同理心。啥是同理心呢?就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,感受和理解别人的心情。一个有同理心的孩子,更容易懂得感恩,也更会关心别人。咱可以通过生活里的小事来培养这玩意儿。比如说,看到路边有乞讨的人,咱就跟孩子说:“你瞧,这人可能没地儿住,也没东西吃,老可怜了。”让孩子试着感受别人的难处。还能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,让孩子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。比如让孩子扮演妈妈,体验一下妈妈一天干那么多家务有多累。这么一弄,孩子就能慢慢学会站在别人角度看问题,变得更懂得感恩和关心别人。
再就是建立规则和榜样。俗话说“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”。在家里,咱得给孩子立些明确的规矩。像吃东西先给长辈,自己的玩具要和小伙伴分享啥的。孩子遵守规矩的时候,咱得赶紧表扬和肯定,让他们知道这么做是对的。比如说,孩子把零食分给小伙伴了,咱就说:“你太棒啦,懂得和别人分享,小伙伴肯定乐坏了。”要是孩子违反了规矩,也得适当批评教育。同时呢,咱家长自己也得做好榜样。孩子就爱模仿家长的行为,咱平时对长辈孝顺,懂得感恩,孩子也会跟着学。比如说,咱经常带孩子去看爷爷奶奶,还带点礼物,孩子就知道要尊敬长辈,感恩长辈的付出。
得让孩子体验付出的快乐。有时候孩子自私,就是因为他们只知道索取,根本不知道付出有多快乐。咱可以给孩子创造点付出的机会。比如让孩子养盆植物,每天给它浇水、施肥。看着植物在自己照顾下长得贼好,孩子会特有成就感,也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。还能让孩子参加志愿者活动,像去养老院看望老人,给他们表演节目,陪他们聊天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能看到自己的行为让别人开心,就会更懂得感恩和珍惜。
孩子不知感恩自私,这事儿真的不可怕。只要咱用对方法开导他们,走进他们内心,培养他们的同理心,建立规则和榜样,让他们体验付出的快乐,孩子肯定能慢慢变得懂得感恩,成为有爱心、有责任感的人。让咱们一起用爱和耐心,陪着孩子健康成长吧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