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说孩子内心世界的成长。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那是蹭蹭往上涨,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、观点和秘密,就像给自己建了个“私人小王国”。在这王国里,他们特别希望被尊重、被认可。可好多父母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节奏,还把他们当小孩,对孩子的想法根本不当回事儿,动不动就批评指责。时间一长,孩子就觉得跟父母沟通就是吃力不讨好,自然就不想开口啦。
就有个家长跟我讲,她女儿喜欢画画,想参加学校美术社团。可她觉得画画耽误学习,死活不同意。女儿解释了好多回,说自己能安排好时间,她就是听不进去。从那以后,女儿就很少跟她聊自己的兴趣爱好了。
再说说亲子沟通方式的问题。沟通可是门艺术,好多父母却没掌握好。有些父母跟孩子说话,那架势就像高高在上的“皇帝”,命令、指责的话一堆一堆的。孩子稍微犯点错,就被骂得狗血淋头,根本不给解释的机会。这样一来,孩子能不压抑、不害怕吗?哪还愿意跟父母敞开心扉呀!
还有些父母,跟孩子聊天永远只围绕学习。一开口就是“作业写完了吗”“这次考试考得咋样”,让孩子觉得父母只在乎成绩,根本不关心自己的感受和需求。孩子在这种压力下,肯定对和父母交流有抵触情绪。
接着说说外界环境的影响。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在意同龄人对自己的看法,他们更愿意跟朋友分享喜怒哀乐,因为朋友能理解、支持他们。相比之下,父母和孩子有代沟,兴趣爱好、价值观念都不一样。孩子觉得跟父母聊不到一块去,就更愿意和同龄人交流。
而且现在社会信息发达,孩子能通过网络、手机认识好多人,在虚拟世界里有了很多倾诉对象。这也让他们和父母交流的时间和欲望变少了。
那面对这种情况,父母该咋办呢?其实不难,关键是要转变观念,调整沟通方式。
第一,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。孩子表达观点时,认真听,别轻易打断否定。就算不同意,也心平气和地讨论,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理解。
第二,改变沟通方式。跟孩子交流用平等、温和的语气,少点命令指责,多点鼓励支持。除了学习,也聊聊孩子感兴趣的电影、音乐、游戏啥的,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。
第三,多花时间陪孩子。工作再忙,也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看电影、逛街、运动。在这过程中,建立好亲子关系,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和关心。
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,他们会经历很多变化和挑战。咱做父母的,得理解包容孩子,用正确的方式沟通。这样才能走进孩子内心,和他们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