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如,有些孩子是因为身体状态不好。小明妈妈发现,孩子每次写作业时总要频繁起身喝水,不是因为口渴,而是因为晚上熬夜打游戏,第二天上课眼皮打架。这种情况下,孩子的注意力就像被风吹散的沙子,根本抓不住。更不用说,孩子如果长期睡眠不足,大脑的调节能力就会下降,连最简单的任务都难以专注。
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。小红的爸爸记得,孩子每次做作业时,客厅的电视声、厨房的锅铲声,甚至妈妈刷手机的提示音,都会让孩子分心。有一次孩子把数学题写错了,气得把笔摔了,但其实他只是被窗外飞过的鸟吸引住了目光。这种场景在家庭中很常见,孩子像被风吹动的蒲公英,注意力总是被外界的风吹向不同的方向。
有些孩子走神是因为内心有未被满足的需求。小杰的妈妈发现,孩子每次考试前都会莫名烦躁,不是因为学习压力,而是因为他在学校被老师忽视。有一次孩子在课堂上偷偷画画,老师批评他时,他却说"我想画完这幅画"。这种情况下,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在学习上,而是在寻找被关注的感觉。还有些孩子对学习内容完全失去兴趣,比如小雨觉得数学像枯燥的数字游戏,每次做题时都忍不住翻看漫画书,直到妈妈提醒他才回过神来。
学龄前的孩子更是如此。小乐的妈妈发现,孩子听故事时总是不时摸玩具、看窗外,其实这是孩子大脑发育的自然过程。3岁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只有10-15分钟,就像小猫追着光影跑,根本无法长时间静坐。这种状态并不是孩子不听话,而是他们的神经系统还在学习如何控制。
当孩子频繁走神时,父母往往急于纠正。但或许更需要的是理解。就像小乐的爸爸发现,孩子在画画时专注得像个大人,只是在其他时候容易分心。这种时候,与其强迫孩子集中注意力,不如观察他们什么时候最专注,再想办法把学习状态迁移到那些时刻。毕竟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,就像春天的柳枝,有的在风中摇曳,有的在雨中静默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