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 11 创业 11 11 11 11 手机

青少年心理强迫症

各位青春小伙伴们!今天我是心理咨询师郭利方,来给大家聊聊青少年强迫症的事儿。

想象一下,凌晨两点,15岁的小林跟中了邪似的,第27次检查书包拉链。橡皮擦在桌角画了13个同心圆,数学作业本上涂改液堆得像凝固的银河。这哪是偏执啊,分明是青春期大脑里疯长的思维藤蔓,把“必须完美”的执念缠得死死的,活生生弄出个看不见的牢笼。

青少年心理强迫症

咱来好好扒一扒这强迫症的现象。

首先是思维怪圈的诞生。同桌随便说一句“你橡皮擦用得真快”,强迫症少年就开始疯狂计算橡皮擦的损耗速度,不把每个数字算到符合“安全阈值”就不罢休。这哪是矫情啊,分明是大脑前额叶和边缘系统在打赌,想用确定性打败心里藏着的焦虑。

还有内心小剧场的狂欢。“如果今天没整理好书桌,明天就会被老师骂”,这种灾难化想象就像失控的自动播放器。青少年就陷在“检查 - 缓解 - 怀疑 - 再检查”的死循环里,跟用湿手擦镜片上的雾气一样,越擦越糊涂。

不过别慌,咱有突围策略。

第一招,给思维做减法。试试“5分钟法则”,定个闹钟,只允许自己检查物品5分钟。秒针一动,你就想象有个穿红马甲的管理员喊:“时间到,思维列车进站啦!” 第二招,把焦虑揉成纸团。弄个“焦虑回收箱”,把“必须...”的念头写纸上揉巴揉巴扔进去。每周打开箱子,你就会发现,那些让你喘不过气的担忧,不过是皱巴巴的废纸。

第三招,创造安全岛。在书桌角落放个“暂停键”,可以是毛绒玩具、沙漏或者贝壳。强迫冲动一来,摸摸这玩意儿,告诉自己:“现在我要去安全岛登陆,10分钟后回来。”

接着是认知重塑。

要接受不完美的美学。给青少年看看梵高画作里抖抖索索的笔触,放放运动员摔倒后爬起来的慢镜头。让他们知道,裂缝里透进来的光,比完美的玻璃可带劲多了。

还要构建弹性思维。一冒出“必须...”的念头,马上接上“或者...”。比如把“必须考满分”改成“可以考满分,或者考到90分以上,或者...”。这样能把思维的冻土给弄松咯。

最后我想说,强迫症可不是性格缺陷,是大脑在高压环境下的过度保护机制。咱不用消灭那些思维藤蔓,学会跟它们共舞就行。等青少年能笑着说“今天我的强迫思维只缠了3次”,那些被锁住的美好时光,就会从指缝间流出来啦!大家都行动起来,一起跟强迫症说拜拜吧!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青少年心理强迫症
  • 初中生如何减轻工作压力
  • 孩子初中学习焦虑该怎么心理开导
  • 初中生压力大如何疏导
  • 初中生压力过大怎么心理疏导
  • 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