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岁男孩的身体就像在“叛乱”。他们大脑里负责冷静思考的区域还没发育好,可情绪开关却异常活跃。这就好比一辆刹车不灵敏的赛车,遇到点挫折,情绪就失控了。更要命的是,他们的睾酮水平可能突然升高,攻击性就像涨潮的海水一样,一波接着一波。
其次,十岁男孩心里有个“超能力需求”,但常常被误解。他们一方面想独立,像英雄一样掌控世界,另一方面又害怕长大。在数学题和父母的唠叨面前,他们就败下阵来,挫败感就变成了愤怒。比如把“我不会做题”说成“这题就是不对”,或者摔杯子来证明自己是家里的主角。
家庭里的“情绪传染”也很关键。要是妈妈说“你再这样就别吃饭了”,爸爸用吼声回应,男孩就会觉得“愤怒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”。夫妻冷战时的沉默、加班时的疲惫,都可能让男孩觉得“大人不爱我了”,然后就用暴躁来吸引关注。
在学校,十岁男孩还面临着“地位争夺战”。被嘲笑、输掉比赛、交不到朋友,这些伤痕他们都藏在心里,回家就对着妈妈尖叫。而且啊,男孩们被教导“哭是软弱”,愤怒就成了他们表达痛苦的唯一方式。
偶尔暴躁是成长的必经之路,但要是频繁失控,那可能就有问题了。长期被否定会让孩子用愤怒筑起心墙,多动症会让他们像失控的陀螺,焦虑症会让情绪像定时炸弹。这时候,说一句“我们一起来找原因”可比“你必须听话”有用多了。
十岁男孩的暴躁不是洪水猛兽,他们只是在笨拙地宣告“我正在长大,但需要你的耐心”。咱们不妨蹲下来,看着他们的眼睛,把“冷静点”换成“你好像很生气,能画出来吗?”。等这场“成长风暴”过去,你就会发现,那个暴躁的小火山,会成长为能温柔拥抱世界的少年。
各位宝爸宝妈们,别怕这场“风暴”,陪着孩子一起找到雨后的彩虹吧!
最新评论